丁珊珊

联系方式:必威betway平台

通讯地址: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63号

邮编:210023

E-mail:coralds_318@126.com

个人简历:

丁珊珊 ,女,1983年生,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影视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会副秘书长,江苏省高校美育指导委员会委员,江苏省艺术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,江苏传媒研究会理事。本科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,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,博士研究生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。20117月入职必威betway官网入口艺术学院,20241月调入必威betway平台任教。曾于201410月至201512月在东京大学任访问学者。

 

电影史与电影理论电影传播电影刊物史 


开设主要课程:

1、本科生通识课程:《电影的奥秘》

2、本科生核心课程:《中国电影史》

3、本科选修课程:《中国经典电影赏析》《类型电影分析》

4、硕士生课程:《电影艺术专题》《艺术学论文写作》

5、博士生课程:《论文写作与研讨》


科研成果:

著作

《中国电影刊物史稿1921-1949》,中国电影出版社,20177月版。

《中国大百科全书•影视学》第三版(影视导演卷) 副主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 202212月版。

《民国时期电影文献辑刊》(56卷) 副主编 中国国家图书馆

《中国电影历史图志(1896-2015)》(上、下),本人负责1930-1950年部分写作。


代表性论文

1、《〈电声〉的办刊理念及电影史意义》,《文艺研究》,2010年第11期。

2、《纸上光影:电影刊物与早期中国电影史书写》,《文艺研究》,2013年第5期。

3、《“内参片”的放映及其对新中国电影的影响》,《文艺研究》2016年第8期。

4、《从电影刊物看沦陷时期上海电影的“抗议性”——以< 上海影坛>为中心的考察》,《北京电影学院学报》,2012年第5期。

5、《〈影戏杂志〉:中国电影刊物的初始探索》,《当代电影》,2011年第9期。

6、《抗战后上海电影刊物的形态特征——以< 电影杂志>为例的考察》,《当代文坛》,2012年第5期。

7、《从电影杂志看早期中国电影商业美学的传统资源——以〈电声〉、〈青青电影〉为例》,《当代电影》,2009年第8期。

8、《电影特刊与早期中国电影研究》,《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》,2014年第6期。

9、《〈新影坛〉与上海沦陷时期汪伪政权的电影政策》,《江苏社会科学》,2011年第6期。

10、《20世纪30年代上海“附属性电影刊物”初探——以< 联华画报>< 明星月报>为例》,《南京艺术学院学报(音乐与表演)》,2013年第3期。

11、《中国电影商业探索与革命话语的互渗——以易装表演为中心》《艺术传播研究》2024年第1期。

12、《论中国电影史研究的史料意识》,《江苏社会科学》,2018年第1期。(论文被《人大复印资料》2018年第5期全文转载。

13、《从〈风筝〉看“十七年”时期中外合拍片的突破与局限》,《文艺争鸣》,2020年第3期。

14、《电影史研究中史料的跨界与扩容》,《文学研究》,2018年第4卷第2期。P140-146

15、《战时“沦陷区”的中日合拍片述评》,《当代电影》,2017年第3期。本文被收录进北京师范大学主编《影史影人新研究》文集。

16、《微观史学与中国电影史书写的两条路径》,《文艺争鸣》,2022年第8期。

17、《莺歌燕舞外的政治杂音——重读影片< 万紫千红>》,《当代电影》,2016年第3期。

18、《〈青青电影〉与早期中国电影的历史现场》,《影视文化》,2009年第1期。

19、《〈电影月报〉:影界整合、理论初探与跨界交融》,《影视文化》,2010年第3期。

 

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:

1、江苏省人文社科项目重点项目民国时期南京学派影视研究之研究

2、国家人才项目“中国电影国际交流史”。

3、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呐喊与低语——重塑抗战时期的中国电影(1937-1945

4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现代电影文学资料的发掘、整理与资源库建设中国现代电影文学传播资料的发掘与整理

5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电影刊物与中国电影史

6、江苏省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江苏近现代艺术家数据库建设

7、国家社科项目重大项目中国电影编年纪事,负责撰写第二卷。

8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早期(1949年以前)中国纪录电影的制作与传播研究

9、江苏省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民国时期南京地区纪录片创作研究

10、国家人文社科重点项目中国电影史学与资料库建设研究

11、国家广电总局部级课题中国电影图志,承担30—60年代中国电影图志部分的写作。

12、参与国家广电总局部级课题 “民营电影业发展战略与实践研究,承担《当下民营电影公司的结构重组与业态整合策略研究》部分的写作。


所获奖励荣誉: 

2020年获得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人文社会科学)“青年成果奖”

2018年获得江苏省第十五届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

2017年获得“仲英青年学者”称号。

2019年获得江苏省“优青”称号。

2017年获得必威betway官网入口科研原创奖二等奖。

2015年必威betway官网入口青年教师科研原创奖。

2014年紫金文艺评论奖三等奖。

2012年获江苏省文艺评论奖二等奖。


师德师风监督举报邮箱: xwcb@nju.edu.cn

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63号 210023

CopyRight © 必威·BETWAY(西汉姆联)官方网站-Ultra Platform 版权所有    苏ICP备10085945号